跳至主要内容

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大灭绝,好几次差点灭种!

 

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大灭绝,好几次差点灭种!

中国历史上有好几次战乱,使得人口从几千万被杀到只有三四百万,近乎灭种边缘。仅以战争为例,在商朝的《卜辞》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。据《春秋》记载,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。到了战国时期,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。

孟子说,春秋无义战。2500年来,哪一场自相残杀,谈得上正义?每一次改朝换代,人口消亡几乎过半。

人口大灭绝,这是太阳系引力变化导致的气候灾变,导致的社会灾变。与生物大灭绝的灾变和地质史上的灾变是类似的。只不过导致社会灾变的是更小尺度的小冰期,而导致生物大灭绝灾变的是更大尺度的冰川期。

以“人口大灭绝”的社会灾变我将唐划分为前唐、后唐,明划分为前明、后明,清划分为前清、后清。各朝代划分如下:

周朝划分为西周、东周(小冰期、犬戎破镐京);

汉朝划分为西汉、东汉(小冰期、王莽篡汉);

唐朝划分为前唐、后唐(小冰期、安史之乱);

宋朝划分为北宋、南宋(欧特极小期、靖康之变);

明朝划分为前明、后明(史波勒极小期、土木堡之变);

清朝划分为前清、后清(道尔顿极小期、鸦片战争)。

自秦末2000多年来小冰期历次人口大灭绝的社会灾变如下:

秦末小冰期人口大灭绝

经历了陈胜吴广起义、六国复国战争、楚汉战争等等一系列杀戮。使得秦朝末年的2000多万人口,到汉初,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两三千户,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%。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。甚至出现了“自天子不能具钧驷,而将相或乘牛车,齐民无藏盖”的现象(《史记·平准书》)。

西汉末年小冰期人口大灭绝

经过繁衍生息,公元2年全国人口5959万。经过西汉末年的赤眉绿林等混战,到东汉初的公元57年,人口2100万,损失率65%。

20年间,西安的人口从68万减到28万,大荔从91万减到14万,兴平县从83万减到9万,绥远县从69万减到2万。

东汉末年小冰期人口大灭绝

三国鏖战

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,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,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,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;损失了98.3%。

三国(220年-280年)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,分为曹魏、蜀汉、东吴三个政权。赤壁之战时,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。

此后的数十年内,蜀汉诸葛亮、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,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。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。263年,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,蜀汉灭亡。两年后司马昭病死,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,建国号为“晋”,史称西晋。公元280年,西晋灭东吴,统一中国,至此三国时期结束,进入晋朝时期。

“马前悬人头,车后载妇女”、“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,生民百余一,念之断人肠”。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: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%!一直到公元265年,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。

隋朝末年小冰期人口大灭绝

从公元611到628年18年间,兵变、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次,有50多位称帝称王者,均统兵15万以上,各据一方,相互混战。

全国户数由890万减至290万,人口由公元606年4602万人,减到639年1235万,损失率73%。

唐朝小冰期人口大灭绝

安史之乱

中国人口从900万户锐减至200万户,四分之三惨死,残存者以纸为衣。

公元755年有5292万人,到760年人口1699万,损失率68%。

唐末小冰期人口大灭绝

黄巢起义

有一句俗话:黄巢杀人八百万——劫数难逃。”

黄巢占长安,其部属“杀人满街,巢不能禁”。待到官军反扑长安,一城百姓完全站到了官军的立场上,“巢怒,纵兵屠杀,流血成川,谓之洗城”。

黄巢所过之地,百姓净尽、赤地千里。《旧唐书》记载:黄巢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,数百(一说三千)巨碓,同时开工,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,流水作业,日夜不辍。

将活生生的大批乡民、俘虏,无论男女,不分老幼,悉数纳入巨舂,顷刻磨成肉糜,并称之为“捣磨寨”。

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,就“纵兵四掠,自河南、许、汝、唐、邓、孟、郑、汴、曹、徐、兖等数十州,咸被其毒。”

唐末、五代,前后八十年,中国内外一片混战,亿万生灵涂炭。前后58个皇帝,有42个死于非命。

唐武宗(841-846年)时有496万户,后周世宗(955-960年)仅120万户,到宋初为200万户。损失率76%。

北宋末年小冰期人口大灭绝

北宋末年中国又进入一个战乱时期。自1115年金朝建国到1141年宋金和议的25年间,由辽境而至北宋中原、江南,战乱灾荒频繁人口损耗严重。

金太宗天会八年(1130),金国境内人口约为430万户,2800万人【不包括猛安谋克户、契丹乣军等人数】。而其统治区域即原辽国及北宋北方地区,在战乱之前的人口约为730万户,4800万人,则北方地区因为辽金、宋金战争损失近2000万人。

北宋宣和六年(1124)南方估计户数约为1360万,人口约7000万。到南宋绍兴五年(1135)境内约有户数为1086万户,5650万人,10年间人口减少1300多万,而这其中还要考虑自北方迁入的500万人,则南方地区在金军入犯、北方流民\溃兵武装集团以及北方南下军队掠扰的大环境下,总共损失人口可能达到1800万。

南宋末年小冰期(沃尔夫极小期1270-1350年)人口大灭绝

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,到元初1274年,人口887万。损失率高达91%。

蒙古人灭花剌子模,屠寻思干(撒马尔罕)城约百万人口;灭西夏,屠八十余万。蒙古人数次西征,凡有抵抗即屠城,共屠数百城,包括屠杀了巴格达的数十万人口,整个中亚一片废墟。

忽必烈屠杀了中国人1800万人,中国北方90%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。

四川在蒙古军攻陷之前,估计有1300-2000多万人,沦陷后被屠杀至竟然不满80万人,几乎成了无人区。

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,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。蒙古人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,作为世界记录放在《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》1985年版。

元末小冰期(沃尔夫极小期1270-1350年)人口大灭绝

学界多将元惠宗至正十一年(1351)视为元代的实际人口峰值,根据他们的估计,当年实际人口乐观估计大约有2765万户,1亿2359万人,也有人认为户数应为1800万户,9000万人以上。

经过元末大动乱,中国人口因为大规模的灾荒、饥馑、瘟疫以及农民战争的爆发,人口耗损严重。两淮、湖广、四川、福建、河南等地因元末红巾军、群雄混战,仍是人口消亡的大户,北方山东、山西等地区反而人口保留较多,因而在明初成为移民大省。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(1393),《明史》中户口统计有6054万人,估计实际民籍人口有6650万人,加上与民户分开统计的620万卫所人口,总结约7270万人,相较元末减少近6000万人。

明朝小冰期(史波勒极小期1420-1570)人口大灭绝

根据相关研究,明代江淮流域人口大量死亡事件可分为4个阶段,即1368—1417、1417—1577、1577—1617年和1617—1644年。综合来看,明代人口大量死亡事件具有显著的阶段性、间歇式爆发特征,呈现少—多—少—多的循环交替。

明代人口大量死亡事件发生在史波勒极小期和蒙德极小期。这两个时期发生了人口大灭绝事件(与气候变冷导致的生物大灭绝事件类似),所以我以史波勒极小为界将明代划分为前明、后明(与生物大灭绝事件地质年代纪的划分类似)。

明末小冰期(蒙德极小期)人口大灭绝

明末混战

从李自成起义到吴三桂三藩反清被扑灭,混战五十四年。

明末人口为一亿,到清世祖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,锐减了80%多,损失人口8000多万。

清朝小冰期(道尔顿极小期)人口大灭绝

白莲教暴乱

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,白莲教起义失败后,人口为2亿7566万人,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。

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,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。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,此后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。

太平天国起义

太平天国起义(1851年)前夕中国人口4.3亿,太平天国失败(1863年)后,中国只有2.3亿人,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损失了2亿人,其中4000万人死于战争。

编辑于 2021-10-05 22:51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  有哪些我们熟知的历史常识根本就是错误的? 某生者 以前早有路了,以后也该永远有路。 2,182 人也赞同了该回答 首先声明,截至目前,一切清宫剧里的礼节规矩几乎没有一样是对的。 胡乱举几个栗子,纠正大家的错误常识: 常识一:新皇帝登基要大鼓大吹,要奏丹陛大乐、中和韶乐之类的庄严音乐。 纠正:从来清代这些乐器都是“设而不作”的,拿出来好看而已,在真实位面里的皇帝登基,从来是一片寂静,唯闻零星的马蹄声和清脆的响鞭。 常识二:但凡是个官都称大人。 纠正:一般清代习惯,官至二品才叫大人。一个县令知府,是没有资格叫大人的,顶多称一声老爷。 常识三:但凡某家人门前总挂着牌匾,写着某府某宅之类。 纠正:在清代,只有寺庙道观会挂门匾,《红楼梦》的“敕造荣国府”也是杜撰的,“敕造”两字只有寺庙才用,正常人家绝不会挂着某府的牌匾,顶多是中了进士出了状元,可以挂上牌匾写着“状元第”之类,也是起着炫耀摆谱的目的,而不会标明主人姓氏。 常识四:但凡有人物出场,都要喊“某某某驾到!”或“某某到!” 纠正: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。任何人的到访,尤其官员之间往来,必然事先通知,或递送帖子,或派人告诉,绝没有突然说一声就上场的道理,更其不可能喊出来。要喊只有一种情况,即六部堂官因满汉分置,且从来不会到齐,因此六部堂官中某一人到了,就有人喊某部某大人到!喊的目的是让部员知道长官来了,可以汇报工作了。 常识五:所有大臣觐见皇帝,说的第一句都是“臣某叩见皇上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皇帝还必须说:“平身”大臣才能爬起来。然后巴拉巴拉推进剧情。 纠正:以上台词完全出自戏曲,跟历史搭不上边。那么真实的皇帝召见臣子是如何的呢?首先,清代皇帝从不在老歪脖子树殿上朝,怎么也是“御门听政”而且随着皇帝的懒性越来越大(和明朝一样),御门听政连形式都不走了。在清代正常的皇帝召见臣子按如下程序: 先由外奏事处登记,再由内奏事处安排再某日第几起。皇帝吃早饭时(天色未明),桌上摆好绿头签,饭后分起召见。有合在一起(如和军机大臣一起)的,有单独的。譬如再养心殿东暖阁(皇帝召见臣子只会再偏殿或是暖阁),皇帝坐在前窗的木炕上,太监们都退出(召对期间,任何旁人都不准在场),内奏事处太监带领应召官员来到暖阁门前,掀起帘子让官员进去,太监退到殿外。这位官员进门,站着说:“臣某人恭请皇上圣安。”然后跪安、起立,走几步到皇帝面前,跪在一个红边

色目人,意为各色名目之人,是元朝时主要对中亚、西亚、欧洲民族的统称,也是元朝的四类人民之一,在元朝政府的归类上一切非蒙古人、汉人、南人的族群都算是色目人[1];其地位在蒙古人之下,汉人、南人之上,并被当时的蒙古人视为“阔端赤”(意为家人、同伴或随从)[2]。徙居中原的色目人大约有三、四十万

  色目人 ,意为 各色名目之人 ,是 元朝 时主要对 中亚 、 西亚 、 欧洲 民族的统称,也是元朝的 四类人民 之一,在元朝政府的归类上一切非 蒙古人 、 汉人 、 南人 的族群都算是色目人 [1] ;其地位在蒙古人之下,汉人、南人之上,并被当时的蒙古人视为“阔端赤”(意为家人、同伴或随从) [2] 。徙居中原的色目人大约有三、四十万。而在江浙闽地区的色目人,在元朝灭亡后和滞留的蒙古人一起沦为 堕民 ,或自发改汉姓,隐入 汉民族 当中。 在《 元史 》提及的名称包括 色目人 [3] 或 诸色人 [4] [5] ,而色目人一词亦在元朝《 元典章 刑部》多次被提及。 种族 [ 编辑 ] 元 大德 八年(1304年)定义除了 蒙古人 、 汉人 、 南人 外,均为色目人。 [1] 色目人的族群包括 回回 人、 粟特 人、 党项 人、 吐蕃 人、 亚述人 、 阿拉伯人 、 畏兀儿 人、 波斯人 、 犹太人 、 突厥人 、 斯拉夫人 等,当中以粟特人、波斯人、阿拉伯人等中亚和西亚民族为主。 元末明初 陶宗仪 的《 南村辍耕录 》中认为色目人有31种: 葛逻禄 、 钦察 、唐兀( 党项 )、阿速( 奥塞梯人 )、秃八( 图瓦 )、 康里 、苦里鲁、 阿儿浑 、合鲁歹、火里剌、撒里哥、土伯特( 吐蕃 )、雍古歹( 汪古 )、密赤思、夯力、苦鲁丁、贵赤、匣拉鲁、秃鲁花、掘儿察歹、刺乞歹、赤乞歹、畏鲁儿( 畏兀儿 )、 回回 、 南蛮 、火里剌、甘土鲁、乞失迷儿( 克什米尔人 )、哈剌吉答歹、秃鲁八歹、撒儿哥( 切尔克斯人 )。 清代 钱大昕 说有三十三种色目人。 箭内亘 认为色目人其实只有二十种上下。苦里鲁与火里剌,匣拉鲁是葛逻禄的重复,秃鲁花是一种蒙古军人,夯力是康里的重复。 日本 学者 船田善之 宣称,“色目人”是汉语词汇,在同时期的 蒙古语 史料中他没有找到相当于色目人的词汇。 [6] 中国学者 胡小鹏 认为,“色目人”一词虽然是汉语,但在用于族群划分时是相应的蒙古语词汇“合里”(qari)或“合里·亦儿坚”(qariirgen)的译语,因此“色目人”一词所涵盖的对象在蒙古语世界与汉语世界并不完全一致,其边界是动态而有一定的模糊性;蒙元政权的多民族政策从根本上而言是蒙古至上主义,即蒙古(国人)与非蒙古(合里)的二等人制,四等人制是细化的说法,汉文化意识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。